产品打造的核心:洞察用户需求背后的本质

作者: ELAN
发布于: 2023-09-05 18:34
阅读: 16

用户购买某个产品,并不是用户想拥有这个产品,他们只是想让这个产品帮他们完成一个任务。

 

生日蛋糕真的是蛋糕吗?

当用户购买一个产品时,他究竟需要的是什么?这是所有品牌营销、产品打造从业者都会面临的灵魂拷问,这也是品牌营销、产品打造的终极问题。

从表面上看,顾客购买某个产品时,他确实是想拥有这个产品。例如用户购买一个LV包或者购买百达翡丽的腕表,他确实是想拥有一个LV的包和百达翡丽的腕表。但,如果用户购买一包尿不湿或者一个生日蛋糕呢?他真的想拥有一包尿不湿或者一个生日蛋糕吗?

用户购买尿不湿的目的很简单,也很容易看出来,那就是用户购买尿不湿的目的是解决照顾小孩排泄的任务,如果有一个人能帮助他解决照顾小孩排泄的任务,那他就不会再购买尿不湿了。

同样,用户为什么购买生日蛋糕?往往购买生日蛋糕的人还不是过生日的人。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人们会经常吐槽日常食用的蛋糕,不是太甜就是太腻,不是品质不好就是味道不行,但对于生日蛋糕,很少会有人吐槽它味道不好,吃起来太腻,更不会吐槽品质不好。同样是蛋糕,待遇为什么差这么多呢?

有人可能会说因为过生日,不能因为吐槽一时爽,让别人没有了过生日的兴致。这个回答虽然简单,但是一语中的,用户购买生日蛋糕的目的是用生日蛋糕解决过生日缺少氛围、快乐和仪式感的任务,吃,是次要一级的任务。

为什么会这样?这涉及一个概念:用户购买一个产品的目的,本质上是让这个产品帮助他完成一个任务,而不是为了拥有这个产品。

 

焦糖布丁理论与用户的真是需求

焦糖布丁理论能很好的解释用户为什么购买尿不湿和生日蛋糕。焦糖布丁理论是被誉为“创新之父”的克莱顿·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中提出的关键理论---“需完成任务”(Jobs to be doneJTBD),国内大部分人根据JTBD模型将之成为“焦糖布丁”理论。

焦糖布丁理论的核心是说: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,并不是想拥有这件商品,而是想让这件商品帮他完成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任务比如,麦当劳早年推出过一款奶昔,它做了详细的顾客调研,自认为掌握了顾客对奶昔的所有喜好,但是产品研发出来之后,销量并没有增长,为什么?后来克里斯坦森的团队做了调研后发现:这些买奶昔的人,大部分是在早上买,因为他们上午开车上班,路上无聊,嘴上要有点东西吃,所以他们会用吸管吃奶昔,一会吸一口,可以吃很久。如果吃一根香蕉,可能几口就吃没了,如果买个甜甜圈又会弄得满手黏糊糊的,吃汉堡和派都要占用两只手,没办法开车……最后,这些人发现为了完成“他们边开车嘴上还能有点东西吃”这个任务的产品,奶昔最合适,这就是焦糖布丁理论

所以,当用户购买百达翡丽时,有一部分客户确实是想随时随地知道时间,但是大部分用户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,彰显个人身份,完成圈子认同的任务。从焦糖布丁理论出发,我们在开发、打造产品的时,创新的聚焦点要从产品本身转移到对用户行为的深层次理解上来。最重要的是洞察到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,产品设计就是要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。

 

以用户任务为中心的产品创新

在产品打造时,利用焦糖布丁模型精准洞察到用户的真实任务,新品进入市场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。焦糖布丁理论的第一核心要素:找到用户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与任务。例如用户都是买一杯奶茶,有的人可能是想把奶茶作为晚餐的代餐,有人则是需要解渴,还有人是因为需要到奶茶店休息,他们的任务各不相同。当找到用户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后,你打造产品的思路是不是开始变得不同了呢?

我们一览有个客户叫18鸽,做乳鸽卤味休闲零食,主要竞争对手是周黑鸭、王小卤等众多卤味食品,在休闲食品三大巨头盈利都下滑的情况下,做卤味休闲食品无疑更加困难。但通过消费者调研发现,年轻人购买卤味(特别是辣卤味)休闲食品的真正动机是寻求解决口味刺激、有事可做、不尴尬的任务。我们利用鸽心体积小,可一口吃一个的特性,结合年年轻人恋爱时“一口一个心肝宝贝”的文化母体,创造吃休闲零食更加刺激的动作:一口一个,帮助年轻消费群体解决寻求刺激、有事做、不尴尬的任务。

 

大多数的品牌营销都会有一个错觉,以为洞察到用户购买背后的真实任务就解决了用户的任务,其实并没有。就像一个战略,如果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战略,但并没有去执行它,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。洞察到用户购买背后的真实任务与动机很重要;但更要的是执行:在产品打造过程中,以用户任务为中心,打造真正为用户解决任务的产品。

推荐文章